找到相关内容3517篇,用时1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向世界呈现“金色视觉”

    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身披红色袈裟受邀共同论坛拈香祈福,法相庄严,全场沉浸在一片静寂的和谐中,现场众多信众随长老们双手合十,表情动容,默默众生祈求平安福康。  三位长老与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,江苏省组委会主任张连珍、常务副主任杨卫泽共同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启幕,将采自日本、印度、尼泊尔、韩国、美洲、非洲的甘露水浇注在一颗美丽的金色莲花上,祈求世界智慧、慈悲、吉祥、和谐。 “和谐...

    佚名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3/19040337239.html
  • 成就般若智慧关键在禅定

    提要:  ■ 有人把三宝变成二宝一宝了  ■ 佛门清净,怎能在佛前拍结婚照  ■ 出家人去证婚,岂不他生死流转作证明  ■ 法没有什么不好的  ■ 修大乘法门,眼前就要众生着想  ■ 要成就般若...报,这岂不让如来给你证婚了?有的还请“法师”去证婚,岂不你决定继续流转生死作证明?佛教演变到这等地步,够伤心的了!什么清净,什么戒律,如来知见、众生的希望,全被扫光,某人喜欢怎么说就怎么说,喜欢怎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44655731.html
  • 佛遗教经解刊布流通序

    劫,轮回六道,了无出期。佛于往劫,知此事已,即发大愿,欲令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,同悟本具佛性,同出生死轮回,同成无上觉道,同入无余涅槃。从兹普法界众生,久经长劫,行菩萨道,但有利益,无不兴崇,六...,众生故,然后乃得成菩提道。只此布施一行,尚非劫寿能宣,况其余之持戒,忍辱,精进,禅定,智慧,以及四摄,万行乎哉。及至惑业净尽,福慧圆满,彻证自心,成无上道,普众生,说所证法,直欲同皆得己所得。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1056640.html
  • 修财神法的意义

    虔诚的心,来累积智慧与福德资粮,并清静无始以来的贪欲等业障,同时发出希望所有众生远离贫穷之苦,究竟成佛的菩提心,来众生的利益祈请,以这样的发心来修财神法,心中就没有疑虑,能够欢欢喜喜得以如法修行,那...土地等等,统称“财产”。而在佛教中解释,财是“资粮”的意思。修行佛法,要成就菩提,一定要具足累积资粮和清净业障两大条件,在累积资粮方面,又分为两种:  一是智慧资粮,也就是智慧上的财产,这是出世法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35156893.html
  • 法相宗的转识成智说

    “转识成智”也称“转识得智”,是法相宗倡导的修行目的,是承自瑜伽行派的理论(五台山)。据称,通过特定的修行实践,实现思想认识的转变,有漏(相当于烦恼(五台山),能导致生死轮回)八识就可以转变无漏(能摆脱轮回达到解脱的一切法)的八识(五台山),从而获得四种智慧,达到佛的解脱境界(五台山)。第一,前五识(眼耳鼻舌身识)由有漏转无漏时得“成所作智”,此智的作用是有利于有情众生,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众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23157429.html
  • 学佛要学会忍受世间的孤独

    累积,造成妄念很多,贪嗔痴心重,甚至遇见了佛菩萨应化,也很难相信。因此,修行如陆地行舟,不仅辛苦,而且因为自己的心性与佛菩萨越发远离,因此孤独。 4、末法的人业障深重,而且以造罪享受,以邪见高明,以苦为乐,修行者很难度化这些众生。眼看众生径直走向深渊,悲愿难成,无力挽救,众生流泪而甚感孤独。 5、念佛越精进,越发思念佛陀。而自身果报未尽,往生西方有待时日。于此世间等待之时,觉得孤独。 对于念佛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1275605.html
  • 《除盖障菩萨》前言

    垢,令太阳重新君临上界,照出一个清清亮亮、明明朗朗的天地。  除盖障菩萨是密宗胎藏界曼荼罗左方第二重除盖障院的主尊,表示消除一切烦恼,并众生请教消除烦恼的种种方法。他也是金刚界曼荼罗中的一位菩萨。...《除盖障菩萨》前言   前 言  佛教认为,阻碍人们追求人生解脱、坠入生死轮回的关键在于无尽的盖障。无明掩盖了真诚,烦恼使心灵不再明净。众生的菩提心被层层盖障缠结而不自知,生活在罪恶和堕落的深渊却...

    俞学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3877142.html
  • 问:什么是开悟,开悟的标准是什么?

    开悟是彻底证悟妙明真心的起始和发端,乃修行入道的征候。《华严经》卷四:“开悟一切愚暗众生”,义开发众生的智慧,使之悟解佛理,较早见于《史记》:“吾说公以帝道,其...《法华经?》说:佛“一大事因缘故,出现于世”。这“一大事因缘”便是众生“开佛知见”、“示佛知见”、&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0277647.html
  • 问:佛陀的圣像,什么有的坐着有的立着,有的要卧着?

    教化,这正显出佛陀对他体证的宇宙人生真理,充满无限的热情,虽然是功行圆满的佛陀,终日也要用真理不休息的众生服务。 再说佛陀卧的圣像:卧像中只有吉祥卧的涅槃像一种。涅槃,这是福慧完成,到达不生不灭的...向外,像是说法的样子。前者可以说是表征佛陀的自觉,后者可以说是表征佛陀的觉他。自觉是说佛陀所以成为佛陀,要经过相当的修持,思惟观照,深入禅定,方能识得自己;觉他是说佛陀从体起用,以真理普利众生,用甘露法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60977719.html
  • 理净法师答:如何摆脱俗心活着自在

    无不是在虚妄分别。所以对我们众生而言,要活的自在就要向菩萨学习,多做一些众生的事,服务别人的事,你的心就会相对安宁,活的坦荡。这就是菩萨的精神。你都做菩萨了,还能不自在吗?(理净法师作答) ... 如何摆脱俗心!活着自在?(提问者:wm198710) 理净法师答:所谓“俗心”者,是指众生的烦恼之心,而烦恼是因众生的虚妄分别而有。人们对物质和名利的执著追求,而起...

    理净法师答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61677728.html